
推 hicker: 信義安和站已在大安區間車之外了 12/21 16:51
→ hicker: 若要討論最短班距 則應將區間車納入 即與行駛區間無關 12/21 16:52
→ nelsony1216: 看你問的是設計還是實際呀 12/21 17:04
→ nelsony1216: 基本上這種東西也是看列車踩到採時點算出來的 12/21 17:04
→ nelsony1216: 根本超難回答,而且都是預估 12/21 17:04
推 Kroner: 5樓關節跟X一樣 12/21 17:04推 jh961202: 北捷不是ATP吧,嚴格來說算是ATC(不過是fixed-block) 12/21 18:49
推 ultratimes: 就預估的 12/21 19:01
→ ultratimes: 但說真的北捷應該是讓全程車跟在區間車後面,而不是 12/21 19:01
→ ultratimes: 區間車在後,因為這樣可以平衡搭乘人數 12/21 19:01
推 Kroner: UC2是天然成分嗎?還是有添加物啊? 12/21 19:01推 s1494041: 藍線最短可以看早尖峰啊 基本上跟在屁股開 12/21 19:08
→ hicker: 早尖峰從江子翠往龍山寺方向還會路塞而中途停車 12/21 19:24
→ hicker: 但現在也只是減速而已 停車狀況已少見了 12/21 19:24
推 nelsony1216: 亞東下行進站時不時還是會有臨停啦 12/21 19:46
推 Kroner: UC2推薦?有人試過嗎?靠譜嗎? 12/21 19:46推 playchicken: 全程車人多上下慢 區間車很快就追上了 12/21 20:09
→ playchicken: 早上七點半在雙連往象山方向都是這樣 12/21 20:09
→ playchicken: 所以我都直接放掉全程等區間 反正差不到兩分鐘 12/21 20:09
→ whistlerhu: 北捷所謂的ATC就包含ATO、ATP、ATS啊,用語跟日本不同 12/21 20:27
推 Chricey: 關節痛有人有有效的復健方法嗎? 12/21 20:27→ whistlerhu: 而且日本ATC跟移動閉塞也沒有關係 12/21 20:29
→ whistlerhu: 更正,有關係 12/21 20:41
→ omkizo: 如果你推到最極限的話 最密班距就是一班車剛離開月台 下一 12/21 20:42
→ omkizo: 班車剛好進站減速 然後再加上停站時間 這樣算下去就會發現 12/21 20:42
推 Chricey: 關節痛就老人病 12/21 20:42→ omkizo: 這個數值就只和 列車長度 加減速 停站時長有關係 北捷高運 12/21 20:42
→ omkizo: 量參數代進去就差不多80秒 但這個數字其實超理論毫無意義 12/21 20:42
→ omkizo: 因為排班如果真的用80秒排下去 那只要前車稍有狀況都會讓 12/21 20:47
→ omkizo: 後車緊急停車 然後就塞車了 原理就跟公路的幽靈塞車一模一 12/21 20:47
推 Kroner: UC2是啥東西?求解釋啦! 12/21 20:47→ omkizo: 樣 實際班距搞不好比你定留餘裕的100秒還少 12/21 20:47
→ omkizo: 你看到這裏差80秒搞不好就是這班往淡水的列車因各種原因誤 12/21 20:54
→ omkizo: 點了 甚至北投的列車因此而被拖慢誤這兩班車都誤點有趕點 12/21 20:54
→ omkizo: 的壓力 需要全力加快 造成局部班距要是極限最小的情況 那 12/21 20:54
推 Kroner: 不動對關節最好,拎北都躺著 12/21 20:54→ omkizo: 系統就預測班距是80秒 12/21 20:54
推 coura912: 碰過最接近極限的是跨年夜,下禮拜可以去實際體驗一下, 12/21 23:35
→ coura912: 當天全天紅藍線排班都很極限 12/21 23:35
推 a5mg4n: 不一定要停車啊,允許中途臨機應變跳站就能壓密班距 12/22 12:25
推 Chricey: 本魯關節痛始祖,葡萄糖胺保證沒用,乖乖吃UC2吧 12/22 12:25→ hn9480412: 極限的話就跟埼京線一樣啊 12/22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