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azama168 (チャキ丸)
看板PC_Shopping
標題[開箱] 記憶體OC輕鬆達到11036!華擎Z890 太極OCF
時間Fri Nov 22 13:02:44 2024
本文經PC Unboxing 授權轉載
網頁好讀版:
https://pcunboxing.com/z890-taichi-ocf/
記憶體超頻破萬新紀元!ASRock Z890 Taichi OCF 主機板開箱評測
https://i.imgur.com/dVXTSEK.jpeg
這次親自購買了 ASRock Z890 Taichi OCF(Z890 Taichi OC Formula) 這張超頻特化主機
板,身為華擎在 Z890 晶片組中的次旗艦型號,以 ATX 尺寸的 10 PCB 搭載 22+1+2+1+1
相 110A SPS 供電規格,並以 2x DIMMs 插槽搭配 Memory OC Shield 帶來更進一步解
放記憶體超頻上限,擴充性部分則有板載六個 M.2 插槽(包含一個 PCIe Gen5 x4)與兩
個 Thunderbolt 4 Type-C 等高規格,給玩家們一張超頻和擴充都面面俱到的型號選擇!
這次也手動超頻普通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 8000MT/s
48GB (2x24GB) 記憶體到 DDR5-11036 MT/s (5518.3 MHz) 給大家看看。
ASRock Z890 Taichi OCF 主機板規格:
尺寸:ATX 30.5 x 24.4 cm
處理器支援: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 (Series 2)
處理器腳位:Intel LGA 1851RL-ILM
CPU 供電相:22+1+2+1+1 相供電, 110A SPS
晶片組:Intel Z890
記憶體:2x DDR5 DIMM 插槽、10133(O.C.) MT/s、最大容量 128 GB(單一插槽支援 64
GB 容量)
記憶體認證:Intel XMP (Extreme Memory Profile) 3.0
顯示輸出:2x Intel Thunderbolt 4 (8K 60Hz / 5K 120Hz)
擴充插槽:1x PCIe 5.0 x16、1x PCIe 5.0 x16 (x8 頻寬) 、1x PCIe 4.0 x4
儲存插槽:4x SATA 6Gb/s、Blazing M2_1 2280 Gen5 x4、Hyper M2_2 2280 PCIe Gen4
x4、Hyper M2_3 2260/2280 PCIe Gen4 x4、Hyper M2_4 2260/2280 SATA3 & PCIe Gen4
x4、Hyper M2_5 2260/2280 SATA3 & PCIe Gen4 x4、Hyper M2_6 2260/2280 & PCIe
Gen4 x4
網路:Realtek RTL8126 5GbE
無線:Wi-Fi 7、Bluetooth 5.4
音訊:Realtek ALC4082
USB埠 (前置擴充):1x USB 3.2 Gen2 ×2 Type-C、2x USB 3.2 Gen 1 Type-A(支援前
置四個 USB 3.2 Gen 1 埠)、2x USB 2.0 Type-A(支援前置三個 USB 2.0 埠)
USB埠 (後方 I/O):2x Thunderbolt 4 Type-C (40 Gb/s & PD 3.0)、1x USB 3.2 Gen 2
x2 Type-C(20 Gb/s)、4x USB 3.2 Gen 2 Type-A(10 Gb/s)、1x USB 3.2 Gen 1 Type-A
RGB:4x ARGB 5v 3-Pin
FAN:2x 4-Pin CPU Fan (1A-12W)、1x 4-Pin CPU/PUMP(3A-36W)、4x 4-Pin Chassis/
PUMP (3A-36W)
超頻新紀元 ASRock Z890 Taichi OCF 主機板開箱
這次開箱的是筆者新購入來自華擎的 ASRock Z890 Taichi OCF,極限超頻定位的 Z890
Taichi OCF 定價比高階型號 ASRock Z890 Taichi 還要再貴個兩千塊,這一代價格定位
上夾在 Z890 AQUA 跟 Z890 Taichi 中間,屬於老二中間人的角色。
這一代從原本的 OC Formula 系統整合到 Taichi 底下,但上一代的 ASRock OC Formula
只有放在 Z590 晶片組上;LGA 1700 腳位的記憶體超頻特化型號則是只有 Z690 AQUA
OC;沒有出過 Z690 或 Z790 OC Formula,再下一張 2DIMM 記憶體超頻板就是今天的主
角 Z890 Taichi OCF 了。
這張主機板依然由 Nick Shih 規劃操刀,除了支援 Intel Core Ultra 200S (LGA 1851)
處理器外,最重要的便是支援 Clocked Unbuffered DIMM (CUDIMM) 記憶體,也就是
CKD (Client Clock Driver) DDR5 記憶體,同時當然也支援過往的普通 Unbuffered
DIMM (UDIMM) DDR5 記憶體使用。
https://i.imgur.com/ZV3oWxl.jpeg
▲ ASRock Z890 Taichi OCF。
https://i.imgur.com/m9GM7rc.jpeg
▲ 主機板特色。
https://i.imgur.com/DrzwiiN.jpeg
▲ 這次主題色是黃色!
https://i.imgur.com/VkjtwJg.jpeg
▲ Z890 Taichi OCF 主機板通道配置圖。
ASRock Z890 Taichi OCF 使用 ATX 版型尺寸為 30.5 公分 x 24.4 公分;Z890 Taichi
同樣也是如此,等同於說這一代 Z890 晶片組之中除了 Z890 Taichi AQUA 之外,華擎都
沒有 E-ATX 規格的主機板了,徹底讓 E-ATX 主機板只留在最旗艦(最貴)的產品型號上
了。
整體配色與外觀設計來說 OCF 主要色以亮黃色為主;PCB 與底色則是以黑色為輔助,整
體線條以及圖案比 Taichi 的沉著穩重來說,帶來有點類似閃光那種更活躍的相反性質出
來,筆者個人覺得至少比起 Z590 OC Formula 那種軍裝綠風格來說,這次比較能讓我的
美感接受....
https://i.imgur.com/84v9Ezx.jpeg
▲ ATX 大小的 Z890 OCF。
https://i.imgur.com/RhSQe85.jpeg
▲ 22+1+2+1+1 相 110A SPS VRM 供電區塊散熱規劃。
https://i.imgur.com/m6UOonZ.jpeg
▲ 背面配有強化背板,但主要集中在核心使用區塊:第一槽顯示卡、記憶體、處理器散熱
器周圍等背面。
Intel Z890 晶片組主機板改為使用 LGA 1851 腳位,目前僅支援 Intel Core Ultra
200S 處理器使用,以前的 Intel Core 12 / 13 / 14 th 系列處理器不相容也無法使用
,但 LGA 1851 跟 1700 在散熱器規劃上保持相同孔距,所以玩家們基本上可以直接沿
LGA 1700 散熱器扣具組來安裝使用,除非散熱器廠商有特別更新再說。
https://i.imgur.com/xKEBO85.jpeg
▲ Z890 僅支援 Intel Core Ultra 200S 處理器使用,支援 LGA 1851 腳位,但可沿用
LGA 1700 腳位散熱器,留有溫測線孔洞用於 LN2 超頻時使用。
身為記憶體超頻主機板,Z890 OCF 理所當然的捨棄四槽 DDR5 DIMM 擴充容量優勢,轉身
選擇更容易上高頻率的雙槽 DDR5 DIMM 設計,也就是只能以所謂的 1DPC(1DIMM Per
channel) 運行,除了支援常見的 non-ECC Un-buffered DIMM DDR5(普通 U-DIMM)記憶
體使用之外,這次 Z890 平台都支援 Clocked Unbuffered DIMM (CUDIMM/CKD) 記憶體,
兩條插槽最大擴充容量總計為 128 GB,也就是單條記憶體可擴充容量上限為 64 GB。
memory overclocking QVL 頻率標榜兩條記憶體模組(1DPC 1R) 可達 9600 MT/s(OC),但
先前釋出消息標榜這張主機板可以支援到 DDR5-10133 MT/s CL 46-30-30-74 並通過壓力
測試,但這應該是手動超頻上去的成績而不是 QVL 支援,一鍵超頻認證支援 Intel XMP
3.0 (Extreme Memory Profile)。
https://i.imgur.com/ZeyquJE.jpeg
▲ 2x Un-buffered DIMM DDR5 記憶體插槽,可相容普通 UDIMM 和新的 CUDIMM(CKD),最
大支援 128 GB 容量擴充,QVL 最高支援 9600 MT/s(O.C.) 。
https://i.imgur.com/tubgipt.jpeg
▲ 標榜可以 DDR5-10133 MT/s CL 46-30-30-74 通過壓力測試。
這次 Z890 OCF 上使用了一種叫做 Memory OC Shield 的功能,從外觀上來看起來有點像
是個貼紙貼在記憶體插槽旁邊,目前這項功能也在申請專利之中,標榜可以隔絕掉電磁干
擾 (EMI) 進一步提升記憶體超頻性能與穩定性,實際上是透過多層複合材質來達成這個
效果(聽起來跟磁力貼是成對比的東西)。
https://i.imgur.com/Bz155nK.jpeg
▲ Memory OC Shield 護罩。
https://i.imgur.com/D4nBGi5.jpeg
▲ 背面對應位置也有貼。
https://i.imgur.com/6sGyA9l.jpeg
▲ 原理示意圖。
https://i.imgur.com/v9Di9R8.jpeg
▲ 若是手動撕除就會影響記憶體使用穩定性。
接下來帶大家一一來看看 Z890 Taichi OCF 主機板上的各項擴充與供電插槽吧,在主機
板左上方處設置了雙 8-Pin 處理器 ATX_12V 供電插槽。
主機板右上角則有三個 4-Pin 風扇供電插槽,分別為 CPU_FAN1 (1A/12W)、CPU_FAN2 (
3A/36W)、AIO_PUMP (3A/36W) 水冷與風扇供電插槽,安裝一體式水冷時可以將水冷頭
PUMP 供電及水冷排風扇線材安裝於此,下面一點的左邊是加熱器排針 (HEATER) 而右邊
是 ElmorLabs OCP 插槽,分別可以在 LN2 液態氮零下超頻時搭配陶瓷加熱板使用,以及
自行購買 ElmorLabs OC Panel (OverClocking Panel) 超頻控制器使用。
https://i.imgur.com/cfQ0rb9.jpeg
▲ 主機板左上角的 ATX_12V 雙 8-Pin 處理器供電插槽。
https://i.imgur.com/lXtqdeM.jpeg
▲ CPU_FAN1、CPU_FAN2、AIO_PUMP、加熱器排針 (HEATER)、ElmorLabs OCP 插槽。
主板右側設有 2x 5V 3-Pin ARGB、除錯燈號代碼顯示、主機板 24-Pin 供電插槽、PCIE
6-Pin 顯示卡輔助供電插槽、一個前置 Type-C USB 3.2 Gen2 x2 (20Gb/s) 插槽、兩個
USB 3.2 Gen1 插槽(支援四個前置 USB 3.2 Gen1 安裝埠)、一個 CHA_FAN1 風扇供電
插槽 (3A/36W)、萬用電表測量區塊、四個 SATA 6Gb/s、快速開機按鍵、快速重啟按鍵。
EZ DeBug 狀態指示燈號和除錯燈號代碼顯示,讓使用者能夠快速檢視主機板在自我檢測
過程中,是有哪些零件產生問題導致無法開機,使用者可以參考主機板說明書後進行除錯
動作。
https://i.imgur.com/VIkdX4B.jpeg
▲ 2x 5V 3-Pin ARGB、除錯燈號代碼顯示、主機板 24-Pin 供電插槽、PCIE 6-Pin 顯示
卡輔助供電插槽、一個前置 Type-C USB 3.2 Gen2 x2 (20Gb/s) 插槽、兩個 USB 3.2 Gen1
插槽(支援四個前置 USB 3.2 Gen1 安裝埠)。
https://i.imgur.com/8yifhTm.jpeg
▲ 錯誤代碼檢視。
https://i.imgur.com/0ivw1RG.jpeg
▲ 雙 BIOS 運行模式顯示燈號,左邊是 BIOS_B;右邊是 BIOS_A。
https://i.imgur.com/24okaAV.jpeg
▲ 萬用電表測量區塊、四個 SATA 6Gb/s、快速開機按鍵、快速重啟按鍵。
最下排有專用除錯代碼設備擴充插槽 (UART1)、前置面板插槽 (PANEL1)、蜂鳴器插槽、
OC 設定檔 1~6 套用開關、兩組 USB 2.0 插槽(支援三個前置 USB 2.0 安裝埠)、 2x
5V 3-Pin ARGB、兩個 CHA_FAN 風扇供電插槽 (3A/36W)、前置音源孔插槽。
https://i.imgur.com/aKqLceb.jpeg
▲ 專用除錯代碼設備擴充插槽 (UART1)、前置面板插槽 (PANEL1)、蜂鳴器插槽。
https://i.imgur.com/PEz5uWa.jpeg
▲ OC 設定檔 1~6 套用開關。
https://i.imgur.com/Mg9pk4q.jpeg
▲ 兩組 USB 2.0 插槽(支援三個前置 USB 2.0 安裝埠)、 2x 5V 3-Pin ARGB、兩個
CHA_FAN 風扇供電插槽、前置音源孔插槽。
在第一槽 M.2 旁邊有 CHA_FAN4 風扇供電插槽 (3A/36W) 和 TB5 擴充卡插槽,華擎過去
也有做過 Thunderbolt 4 AIC 擴充卡雖然台灣應該是買不到,但這個插槽應該是預留給
未來要做 Thunderbolt 5 AIC 時可以用的。
https://i.imgur.com/bi0mVz4.jpeg
▲ CHA_FAN4 風扇供電插槽 (3A/36W) 和 TB5 擴充卡插槽。
超頻用的功能鍵除了下方之外,記憶體插槽旁右側也有一列超頻按鍵,從上至下分別是:
快速 OC 按鈕 (+) (PLUS1)、快速 OC 按鈕 (–) (MINUS1)、NickShih 的 OC 設定檔 1
、NickShih 的 OC 設定檔 2、NickShih 的 OC 設定檔 3、LN2 模式開關 (LN2MODE1)、
慢速模式開關 (SLOWMODE1)、重開機按鍵 (RTY_BTN1)、安全開機按鈕 (BFG_BTN1)。
上面五個黑色大大圓圓按鍵可以搭配 BIOS 內的 Tool/ASRock OC functions 設定,去調
整處理器的 BCLK 頻道,在設定好 BCLK Steps by Each Click 之後透過 ± 去調整
BCLK 值,同時透過 BCLK 的頻率變動進行超頻時也能帶動記憶體頻率來超頻。
安全開機按鈕 (BFG_BTN1) 也是一個很方便的功能,在你確定超頻失敗關機時,在通電但
尚未開機前按一下之後,你下一次開機就可以直接跳到安全模式畫面,你可以省去再一次
自檢失敗的過程時間。
https://i.imgur.com/mtANHU3.jpeg
▲ 超頻按鍵一覽。
https://i.imgur.com/0cgJDKf.jpeg
▲ Tool/ASRock OC functions 設定。
主機板配有三個 PCIE 插槽,第一槽 PCIE1 為 PCIe 4.0 x4 頻寬走晶片組通道,下面兩
個 15μ 鍍金接針的顯示卡金屬插槽,分別是:PCIE2(PCIe 5.0 x16 頻寬)和 PCIE3(
PCIe 5.0 x8 頻寬),這兩個金屬強化插槽都是走處理器直連通道,經常用於安裝顯示卡
的 PCIE2(PCIe 5.0 x16 頻寬)插槽設有顯卡 EZ Release 設計,方便拆裝顯示卡。
https://i.imgur.com/3fxBSkC.jpeg
▲ PCIE1(PCIe 4.0 x4 頻寬) 、PCIE2(PCIe 5.0 x16 頻寬)、PCIE3(PCIe 5.0 x8
頻寬)。
https://i.imgur.com/nvBrvWl.jpeg
▲ 顯卡 EZ Release 設計。
在三方衝突造型設計下的大面積 M.2 散熱裝甲下,由 Taichi 標誌旁的 M.2 散熱器快拆
機構開關向右推,就可以直接把整片 M.2 散熱裝甲拿起,就可以看到主機板上原生板載
的六個 M.2 SSD 擴充插槽。
最上面的 BLAZING M.2 散熱片下,M2_1 是這張主板唯一的 PCIe Gen5 x4 擴充插槽僅支
援 2280 規格使用,而其他的 Hyper M.2 插槽 (M2_2、M2_3、M2_4、M2_5、M2_6) 都只
支援 PCIe Gen4 x4 頻寬,但可以支援 2260 和 2280 尺寸的固態硬碟擴充。
左下角的兩個 Hyper M.2_4/5 插槽還支援早期產品 M.2 SATA 安裝使用,每一個 M.2
SSD 擴充插槽都有 M.2 固定快拆卡扣,但可惜只有第一槽的 BLAZING M.2 是雙面散熱貼
配置,其他的 Hyper M.2 插槽如果要擴充雙面顆粒 SSD 就稍微尷尬了些。
https://i.imgur.com/DjdAUUK.jpeg
▲ 三方衝撞外觀設計的大面積 M.2 散熱裝甲。
https://i.imgur.com/UJi6E2Y.jpeg
▲M.2 散熱器快拆機構開關。
https://i.imgur.com/Fkorcck.jpeg
▲ 板載原生六個 M.2 SSD 擴充插槽,一個 PCIe Gen5 x4、三個 PCIe Gen4 x4、兩個
PCIe Gen4 x4 & SATA。
https://i.imgur.com/t3kRsUn.jpeg
▲ M.2 SSD 固定旋轉扣。
https://i.imgur.com/qvaojkz.jpeg
▲ M.2 散熱片配置的散熱墊。
主機板後方的 I/O 有:雙 BIOS 切換開關、CMOS 資料清除按鈕 (Clear CMOS)、BIOS
Flashback 按鈕、兩個 Thunderbolt 4 Type-C 埠 (40 Gb/s for USB4 protocol; 40Gb/
s for Thunderbolt protocol)、一個 USB 3.2 Gen1 埠 (5 Gb/s)、四個 USB 3.2 Gen2
Type-A 埠 (10 Gb/s)、一個 USB 3.2 Gen2x2 Type-C 埠 (20 Gb/s)、RJ-45 5000 Mb/s(
Realtek RTL8126 五千兆網卡)、802.11be 2×2 Wi-Fi 7 / Bluetooth 5.4 天線埠、PS/
2 鍵盤埠跟 PS/2 滑鼠埠、光纖 SPDIF 數位音訊輸出埠、Line Out Jack (Gold 音訊插
孔)、Microphone Input Jack (Gold 音訊插孔)。
雙 BIOS 切換開關要在關機斷電的時候再進行切換,切換過後可以搭配 M.2 SSD 插槽附
近的 LED 燈號進行判斷,判別說目前是使用哪一個 BIOS。
https://i.imgur.com/MlE6FAK.jpeg
▲ 後方 I/O 一覽。
https://i.imgur.com/PhFru1w.jpeg
▲ WiFi-7 天線安裝,可惜不是快拆設計,還是以前的轉轉金屬環。
額外的配件有:四條 SATA 線、ASRock WiFi 2.4/5/6 GHz 天線組、一分三 ARGB 分接線
材、兩條溫度感測線材、一個 M.2 插槽螺絲、一個 M.2 固定銅柱、一個信仰鍵帽。
https://i.imgur.com/LciLeBL.jpeg
▲ 配件一覽。
https://i.imgur.com/mBVpTg2.jpeg
▲ 太極信仰鍵帽。
https://i.imgur.com/7gbzRxH.jpeg
▲ 主機板裸 PCB 展示。
https://i.imgur.com/34l8Bgs.jpeg
▲ 22+1+2+1+1 相供電 (110A SPS[Smart Power Stage])。
https://i.imgur.com/DM3Xx1n.jpeg
▲ 主機板 VRM 散熱片底下有一根熱管以及主動式風扇。
ASRock Z890 Taichi OCF 主機板本身的燈光效果主要集中在後方 I/O 裝甲上,通電之後
會顯示 Taichi 經典的齒輪以及其系列標示。
https://i.imgur.com/PW2fLCz.jpeg
▲ ASRock Z890 Taichi OCF 燈光效果。
https://i.imgur.com/JdYQ7CW.jpeg
▲ Taichi 經典的齒輪和標誌。
https://i.imgur.com/lDBlYJ9.jpeg
▲ M.2 SSD 散熱裝甲底下也有些許燈效。
ASRock Z890 Taichi OCF 主機板性能測試
https://i.imgur.com/MZcwbpQ.jpeg
本次 ASRock Z890 Taichi OCF 的主機板性能測試,搭配 24 核心 24 執行緒的 Intel
Core Ultra 9 285K 處理器,記憶體則是使用 T-FORCE XTREEM CKD DDR5 雙通道記憶體
套組搭建裸測平台,且把 Power Delivery Profile 手動設定為 ASRock Extreme Mode。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9 285K (Power Delivery Profile_ASRock Extreme Mode)
散熱器:Valkyrie E360(全速)
水冷扇:LIAN LI UNI FAN P28(全速)
主機板:ASRock Z890 Taichi OCF
記憶體:T-FORCE XTREEM CKD DDR5 (OC 9000 MT/s Gear2)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Founders Edition 8GB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 24H2
系統碟:Plextor PCIe Gen3 x4 M.2 2280 SSD 512GB
遊戲碟:XPG GAMMIX S70 PRO PCIe Gen4 x4 M.2 SSD 4TB
電源供應器:FSP Hydro PTM PRO ATX3.0 (PCIe5.0) 1200W
機殼:STREACOM BC1 Benchtable V2
顯示卡驅動程式:GeForce Game Ready 561.09
https://i.imgur.com/peU68yY.jpeg
▲ 平台 BIOS 檢視。
https://i.imgur.com/AjYm3Lx.jpeg
▲ Power Delivery Profile 預設為 Intel Default Mode。
https://i.imgur.com/8W3kany.jpeg
▲ Intel Default Mode 手動設定成 ASRock Extreme Mode,如果想獲得更好的性能可以
手動把 Gaming OC Preset 調成 Stage 1 or 2,但相當看處理器本身體質,筆者手上的處
理器就不能開。
https://i.imgur.com/q6hSEkW.jpeg
▲ CPU Indicator 內可以看到處理器 P-Core / E-Core / 整體總分,筆者手上的 P-Core
quality 剛好跟平均值差不多。
首先由 CPU-Z 檢視本次的測試平台硬體資訊,Intel Core Ultra 9 285K 處理器有著 24
(8P+16E) 核心與 24 執行緒,系列代號為 Arrow Lake 使用 TSMC 製程,主機板使用
ASRock Z890 Taichi OCF 支援 PCI-E 5.0 通道,記憶體使用 T-FORCE XTREEM CKD DDR5
2x 24GB 手動超頻至 Gear2 9000 MT/s 雙通道容量總計 48 GB。
同時跑了 CPU-Z 內建測試 Version 17.01.64,在該項目中 Intel Core Ultra 9 285K
CPU 單執行緒獲得 943.6 分、多執行緒則為 19135.3 分。
https://i.imgur.com/fWJrhQv.jpeg
▲ CPU-Z 資訊一覽以及 Version 17.01.64 內建測試跑分結果。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這次使用 T-FORCE XTREEM CKD DDR5 2X 24GB 雙通道記憶體
手動超頻至 DDR5 9000 MT/s 來進行測試,在 ASRock Z890 Taichi OCF 這張主機板上,
讀取速度為 135.03 GB/s、寫入速度為 100.3 GB/s、複製速度則是 112.49 GB/s,而延
遲為 77.5 ns。
*目前 AIDA64 尚未完全支援 Intel Core Ultra 9 285K 等新系列型號處理器,所以成績
看看就好。
https://i.imgur.com/SfhOsA4.jpeg
▲ AIDA64 快取與記憶體測試,OC 9000 MT/s Gear2。
處理器跑分測試軟體 CINEBENCH R23,經常用來評估處理器本身的 3D 渲染以及繪圖性能
,該軟體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
新版本 Cinebench 2024 是 Maxon 針對 MAXON ONE 軟體所推出的基準測試軟體,MAXON
ONE 包含了 Cinema 4D、Red Giant Complete、Redshift、ZBrush、Universe、Forger,
是製作動畫特效、動作設計、動態圖型、電影級人像、遊戲美術場景的強大工具,每個軟
體都相互契合,為創意人員提供完整的視覺解決方案。
Cinebench 2024 使用 Cinema 4D 預設的 Redshift 渲染引擎來測試 GPU 和 CPU 性能,
若是使用多張顯示卡進行 Cinebench 2024 測試,軟體則會同時使用到多卡進行渲染測試
,與 Cinebench R23 相比,Cinebench 2024 多執行緒渲染測試中場景的運算量增加了六
倍。 這反映了 CPU 性能的改進以及多媒體工作者如今必須應對的更高硬體要求。
https://i.imgur.com/zK8OYGs.jpeg
▲ CINEBENCH R23。
https://i.imgur.com/RsJbolY.jpeg
▲ CINEBENCH 2024。
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 (Intel XTU) 是 Intel 官方推出用於超頻、監測、加壓
的免費軟體,內建的 Intel XTU Benchmark 2.0 可以用於測試處理器多核心運算能力,
以下成績提供參考。
現在 Intel XTU 有兩個版本可以下載,版本 7.14.2.14 只支援不鎖頻的 Intel Core 處
理器(第 14 代)和更舊的處理器,而版本 10.x 或未來更新版本只支援不鎖頻的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系列 2)和更新版本處理器。
https://i.imgur.com/m9Co4lW.jpeg
▲ Intel XTU Benchmark 2.0。
接下來使用在遊戲方面跑分最有指標性的 3DMark 系列軟體,透過一連串不同畫質與不同
GPU API 項目進行測試,對比在相同顯示卡平台搭配不同處理器時的理論成績。
3DMark CPU Profile 本項測試會分別測試 MAX、16、8、4、2、1 執行緒的性能,而 16
執行緒以上的性能更多屬於 3D 渲染或是影音專業工作才會用到,目前主流的 DirectX
12 遊戲性能大多可以參考 8 執行緒的分數,而 4 和 2 執行緒的分數則是與使用
DirectX 9 開發的老遊戲相關。
https://i.imgur.com/FunPH9L.jpeg
▲ 3DMark CPU Profile。
另外筆者也使用了常用於遊戲性能模擬測試的 3DMark Fire Strike、3D Mark Time Spy
,搭配 NVIDIA RTX 4060Ti 顯示卡來進行測試,在 1080p 畫質 DirectX11 GPU API 情
境遊戲模擬測試的 Fire Strike 中,285K 獲得 52607 的物理分數;而 1440p 畫質
DirectX 12 GPU API 情境遊戲模擬測試的 Time Spy 中,獲得 23282 的 CPU 分數。
https://i.imgur.com/tf9JxUZ.jpeg
▲ 3DMark Fire Strike。
https://i.imgur.com/PI27di3.jpeg
▲ 3DMark Time Spy。
有 CKD 真的比較強嗎?UDIMM/CUDIMM 記憶體超頻測試
筆者也很好奇在 Z890 OCF 上過去的普通 U-DIMM DDR5 記憶體超頻性能是否有所提升?
這次把之前開箱過的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 8000MT/s
48GB (2x24GB) 記憶體嘗試再次超頻看看,之前在 Z790 AORUS TACHYON 上超頻到 8600
MT/s,這次則是進一步再次於 Z890 OCF 上超頻至 DDR5-11036 MT/s (5518.3 MHz) ,確
實是還能更進一步壓榨出 U-DIMM 記憶體本身的超頻空間。
https://i.imgur.com/HeWCdvv.jpeg
▲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 8000MT/s 48GB (2x24GB)記憶體
進一步超頻到 DDR5-11036 MT/s (5518.3 MHz),截圖只截到 11006 MT/s,後面頻率拉更
高來不及截圖。
對於記憶體來說這次 Z890 晶片組最大的更新重點就是支援 CKD 記憶體,也就是搭載
Client Clock Driver 晶片的 U-DIMM DDR5 記憶體,又或著可以稱為 CUDIMM 或是 CKD
UDIMM 等等,這次搭配 T-FORCE XTREEM CKD DDR5 進行手動超頻測試,看看在記憶體超
頻特化主機板 ASRock Z890 Taichi OCF 上能挑戰到多高!
https://i.imgur.com/zh6LN9W.jpeg
▲ T-FORCE XTREEM CKD DDR5 基本上外觀與之前的 XTREEM DDR5 相同,僅在外盒上額外
加貼 CKD 貼紙,CPU 散熱器使用一體式水冷;記憶體則是保持普通安裝外加風扇直吹協助
散熱。
首先是以兩條手動超頻至 DDR5 9733 MT/s Gear4 並且進行了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
,讀取速度為 129.18 GB/s、寫入速度為 101.89 GB/s、複製速度則是 126.61 GB/s,而
延遲為 90 ns。
https://i.imgur.com/viw9TEE.jpeg
▲ 手動超頻 9733 MT/s。
後續以單條手動超頻到 DDR5 11302 MT/s (5650.6 MHz),但記憶體超頻還是非常看 CPU
記憶體控制器 (IMC [Integrated Memory Controller]) 跟記憶體本身體質。
https://i.imgur.com/K4QZpbt.jpeg
▲ 手動超頻 DDR5 11302 MT/s。
總結
https://i.imgur.com/2hZvDaG.jpeg
這次開箱的 ASRock Z890 Taichi OCF(Z890 Taichi OC Formula) 是華擎這次在 Z890 晶
片組產品線上,僅次於旗艦 Z890 Taichi AQUA 的次旗艦主機板型號,再往下就是大家熟
悉的 Z890 Taichi,次旗艦 Z890 Taichi OCF 是完全針對 O.C. 超頻 (overclocking)
所設計的,這也是為何筆者想要買的原因。
超頻這個客群追求的是「挑戰紀錄」這件事情,不論是自己的紀錄或他人紀錄,都是超頻
這件事情的主要目標!所以超頻這件事情追求的根本不會是什麼「實用或是穩用」層面這
件事情,畢竟你不會要求奧運短跑選手去幫你跑步買菜,買菜買的夠快你才會認可他們吧
?
這次在 Z890 Taichi OCF 上搭配過去的普通 U-DIMM 記憶體,也就是之前開箱過的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 8000MT/s 48GB (2x24GB) 也從
8000 MT/s 超頻到 11036 MT/s(5518.3 MHz),壓榨出普通 U-DIMM 的最後價值了。
1DPC 記憶體插槽配置、多種便利超頻按鍵及功能、板載原生六個 M.2 SSD 插槽、M.2 便
利設計、非常夠用的 VRM 供電用料和 10 層 PCB 等等,都是值得讓超頻玩家們駐留的產
品特色,但有沒有更好的地方呢?
有,筆者個人覺得 WiFi 天線應該要做便利設計以及 M.2 SSD 插槽最多留剩下三個就好
了,WiFi 天線是因為筆者身為常常測試的人,天線如果方便插拔的話,會比起金屬轉轉
頭更加好用許多,只要三個 M.2 SSD 插槽則是因為測試者頂多需要一個系統硬碟和測試
(遊戲)硬碟而已,留下六個基本上應該是用不太到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239.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32251769.A.587.html
→ pcfox: 想必 36.231.117.210 11/22 13:03
推 chang1248w: 比五樓慢一些 42.73.165.70 11/22 13:05
推 unique66: 已經到12000了 最新記錄 223.136.42.246 11/22 13:10
推 sm981512: Z890 end 61.227.104.60 11/22 13:21
推 Chricey: 苦瓜胜肽副作用 112.224.206.244 11/22 13:21推 meloxxl: 可惜不能插9800x3d 49.216.107.22 11/22 13:25
→ shasen1236: 超到20000都打不贏X3D 60.251.66.59 11/22 13:29
→ giancarlo82: 哇 Nick Shih在華擎待有20年了吧?106.107.240.191 11/22 13:52
推 Kroner: 花青素功效 112.278.206.63 11/22 13:52→ justice2008: 不意外 8000基本盤 比上代快很多了 114.32.14.43 11/22 13:56
→ justice2008: 只是記憶體和CPU溝通延遲很傷 114.32.14.43 11/22 13:56
推 aegis43210: i皇放很多好料呀,不像蘇嬤精打細算, 106.104.73.3 11/22 14:15
推 Kroner: 益生菌 112.312.206.209 11/22 14:15→ aegis43210: 好料放在TR 106.104.73.3 11/22 14:15
→ SeulDesir: 那cpu的好料呢 1.36.157.237 11/22 14:20
推 hy1221: 妖114.140.104.178 11/22 14:37
推 Kroner: uc2推薦 112.288.206.105 11/22 14:37→ Sartanis: 只能用一代的板子118.166.226.230 11/22 16:36
推 mike1c: 把u的料全部塞進mb 27.242.97.156 11/22 16:50
推 n7555235: 人家X3D是呂布騎狗,那這個呢? 125.230.13.199 11/22 19:22
推 Chricey: uc2推薦dcard 112.326.206.253 11/22 19:22噓 gameguy: 若是越南生產的,pass114.136.246.199 11/22 19:40
推 cerberus4523: 現在最強的記憶體要買芝奇還是賊船 42.70.189.13 11/22 20:15
→ cerberus4523: 啊? 42.70.189.13 11/22 20:15
推 Kroner: 南瓜籽油功效 112.243.206.249 11/22 20:15→ raynthmn: 超頻到9733 延遲還90ns.. 沒救了這代118.161.204.231 11/22 21:49
推 tuwile: 板子好帥耶.203.217.120.220 11/23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