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部落格圖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the-common-path-to-uncommon-success/ Podcast有聲版:https://apple.co/43uKx28 乍看《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這書名,可能會以為這是本理財書,但實際上,它是一本 「內容創作」的終極指南,涵蓋了內容創作者需要掌握的各種知識面向。原書名為 The Common Path to Uncommon Success,直譯是「通往非凡成功的普通之路」。換言之,這 本書就是要告訴你,一個普通人如何透過內容創作達成非凡成功,最終實現財富自由。 作者約翰.李.杜馬斯是知名 Podcast《火力全開的創業家》的創始人和主持人。他的線 上課程、社群和電子刊物合計已售出超過十萬次,由他來談內容創作與變現,無疑極具說 服力。以下將從四個部分——發想、規劃、產出與變現——來介紹這本書。 【發想】 在進行內容創作之前,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是:「要做什麼?」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探 討: 〔一、好球帶〕 「好球帶」指的是熱情與專業的交集。如果你只有熱情,卻無法提供世界所需的解決方案 ,那麼你的想法很難獲得關注;反之,若只有專業卻缺乏熱情,則無法從創作中獲得成就 感與快樂。換句話說,你應該創作的是你想做、擅長做,同時也能滿足他人需求的內容。 這個交集區域,就是你的「好球帶」! 〔二、利基市場〕 任何內容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如杜馬斯說的:「當你試圖與所有人產生共鳴時,就無法 與任何人產生共鳴。」因此,你必須找到你的利基市場,並專注經營。換句話說,你需要 先鎖定一個服務不足的市場,再盡全力填補這個空缺。 那要怎麼找到適合的利基市場呢?可以遵循以下四個步驟: 1.確定你的計劃 2.縮小利基市場 3.再次縮小 4.一直到利基市場不能再小為止 杜馬斯推崇這種「最小利基原則」,他甚至認為,你必須成為市場上最好、甚至是唯一的 選擇。 〔三、化身〕 「化身」指的是你的理想顧客,也就是你的內容、產品或服務的目標受眾。你的內容不需 要迎合所有人,而是要專注於真正會支持你的客戶。 那要如何打造「化身」呢?可以透過以下問題進行思考: -年齡? -性別?已婚或單身?有沒有小孩? -工作類型?是否喜歡自己的工作? -具備哪些技能?能為世界帶來哪些價值? -喜歡與厭惡什麼? -目標、抱負和理想是什麼? -習慣消費哪些內容?頻率如何? -目前的掙扎是什麼?正在找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設定得越具體,你就能越準確地打造符合「化身」需求的內容。 【規劃】 在確定了要創作的內容後,下一步並非急著馬上產出,而是要先做好「規劃」。以下分享 書中提出的四項規劃建議: 〔一、選平台〕 「平台」指的是你與世界分享內容的方式,主要包括文字、音頻和影片等形式。每種媒介 各有其優勢,你必須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平台來分享創作內容。像我目前就有使用文字(部 落格)和音頻(Podcast)。 〔二、找導師〕 內容創作這條路並不容易,若有一位導師指引,將能減少許多摸索的時間。導師不一定要 是「大神」,因為他們可能離你的現況太遙遠,難以提供最貼合需求的建議。杜馬斯認為 ,當前最好的導師,其實就是「你一年後想成為的人」。你可以先列出一年後希望達成的 目標,例如: -你創造了什麼? -你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 -你為誰服務? -你每月產生多少收入? -你目前在進行什麼類型的專案? 接著再根據這些設定,尋找適合的導師。杜馬斯當初便選擇了經營 Podcast 一年多的詹 咪.麥斯特斯作為導師,從中獲得了許多及時且中肯的建議。 〔三、組智囊團〕 除了導師,還可以打造一個同儕智囊團,相互支持與成長。書中建議,智囊團最好由三到 四人組成,每週至少開會一小時,會議流程可參考以下步驟: -每個人先花五分鐘分享本周最大的成功與學到的教訓。 -計時三十分鐘,請一個人坐上「主位」,和大家分享目前最大的困難與希望團隊提供什麼 協助(每次會議更換「主位」)。 -最後十分鐘,請每個成員都分享一個預計在下周完成的大目標。 透過這樣的互動與討論,你就更清楚要往什麼方向前進。 〔四、建構產品計畫〕 最後,你必須制定一份具體的產品計畫,以確保日後能規律地生產內容。你可以用以下九 個問題來擬訂計畫: 1.用哪種行事曆來安排內容製作計畫? 找出適合自己的行事曆工具,並將所有待辦事項排入行程,才能清楚知道何時該做什麼。 2.以什麼頻率更新? 內容必須以適當的頻率更新。問問自己:「我的化身想要什麼?」例如,我就以週更的方 式發布文章、圖文和 Podcast。 3.在何時更新? 設定好內容要在何時更新。像我就固定每週日發布閱讀心得。 4.內容平均時間? 確定每次創作的內容長度,同樣可反問:「我的化身想要什麼?」像我就將每集 Podcast 的長度設定在十到二十分鐘之間。 5.需要花多少時間製作每一次的內容? 要能穩定產出,你必須精準掌握每次創作所需的時間。建議在創作時進行計時,以便在行 事曆上合理安排創作時間。 6.預備多少內容? 預先準備好即將上架的內容,可以幫助你在遇到意外狀況時仍能保持更新。杜馬斯提到, 他會提前準備好六週的 Podcast 集數(好多……)。 7.每周會留幾天創作內容? 創作需要時間。請善用行事曆,確保有足夠的空閒時間進行創作,避免不重要的行程影響 進度。 8.誰負責督促計畫進度? 找一位能督促你完成內容創作的人,這樣可以更有動力持續更新。 9.你預計在每個月哪天保留出時間,用以評估和調整內容製作計畫? 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能幫助你發現問題並及時修正。書中建議,每個月至少要設一天 作為「反思評估日」。 【產出】 規劃完成後,終於要產出內容啦!這邊分享書中對產出的三個建議: 〔一、打造內容三要件〕 杜馬斯認為,要能穩定製作內容,你需要掌握三件事:生產力、紀律和專注。 1.生產力 生產力不是窮忙,而是能將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對內容創作者來說,有生產力 意味著製作正確、有價值的內容。 2.紀律 杜馬斯對紀律的定義是:成為行動計劃的忠實信徒。只要制定好規劃,就確實去執行它。 3.專注 過多想法會導致注意力分散,進而阻礙你做出有價值的內容。所以做好規劃後,請先專注 於原本的設定上,不要貪心地追加目標。 〔二、勇於上市〕 將內容「上市」對很多人來說是件可怕的事。這很正常,因為只要待在上市前的泡泡中, 就能繼續期待最好、最光明的未來。但一旦按下發布鈕,泡泡就會破滅,現實就會現身。 杜馬斯說,當初他就不斷拖延上架時間。直到導師威脅說他不上市就要開除他的學徒身分 ,他才終於將《火力全開的創業家》上架。其實我當初第一篇的心得《如何閱讀一本書》 也是拖了好幾個月才發布。 事實上,這樣的拖延往往是完美主義在作祟。很多人會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而寧願待在 美好的想像泡泡中繼續修正。然而,追求完美主義是不必要的。沒有人第一次的內容產出 就可以盡善盡美。唯有開始行動,才能真正前進。所以當你做好前面說的準備後,就勇敢 地上市吧! 〔三、透過反饋優化內容〕 產出後,你便可以開始優化內容。書中建議,你可以向受眾「討教」,運用他們的反饋來 修正。可以問他們以下的四個問題: 1.你是怎麼知道我的/找到我的內容的? 2.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嗎? 3.你不喜歡什麼部分? 4.你現在最大的掙扎點是什麼? 杜馬斯建議,最好一對一地與你的受眾互動。因為這是獲取誠實、詳細答覆的唯一方法。 【變現】 光是產出內容還不夠,若要達到財務自由,你還必須要能「變現」。這邊分享書中的兩個 要點: 〔一、概念驗證〕 要讓內容變現,最重要的是針對受眾的痛點,提供「解決方案」,這可能是產品、服務或 社群。以下是一些參考範例: -一對一輔導 -帶領智囊團 -寫一本書 -建立課程 -舉辦線上高峰會 -舉辦付費挑戰 -打造軟體服務 -打造實體商品 -創立VIP社群 -成為另一家公司的聯盟機構,並推廣其產品、服務或社群 -提供認證 -舉辦現場或線上活動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一時興起就急著推出產品。杜馬斯曾經滿懷期待地開發了 一項名為 PodPlatform 的產品——這是一個專門幫助想開 Podcast 的人,處理錄音以外 所有流程的平台,結果這個他以為超有「用」的產品只有兩位客戶購買(其中一位還在兩 天後退訂)。 所以書中建議,在打造完整的解決方案之前,應先測試市場是否願意為這個方案付費。杜 馬斯將這個方法稱為 「概念驗證」。你可以先進行宣傳,或推出初步版本來觀察市場反 應。如果反應冷淡,就應果斷放棄;若確定有需求,再正式投入開發。例如,許多線上課 程會透過募資來進行概念驗證,確保市場接受度後才開始製作。 〔二、銷售漏斗〕 銷售漏斗指的是:從受眾第一次接觸你的內容,到最終成為客戶,甚至主動幫你推廣的完 整過程。 舉例來說,杜馬斯設計了一套免費的 Podcast 課程,透過這個課程與受眾建立初步連結 。接著,他再邀請課程學員加入他的 「播客天堂」——一個付費的 Podcast 線上社群平 台。 簡言之,透過銷售漏斗的層層篩選,你能找到真正願意為你的內容付費的客戶,從而建立 穩定的變現模式。 【其他重要提醒】 最後,再分享一些書中我非常喜歡的概念: 〔找到支持創作的動機〕 內容創作不能只是一股腦地燃燒熱情。杜馬斯強調,你需要找到一個比「做就對了」更重 要的理由,才能幫助裡克服創作時必然會產生的懷疑、恐懼、壓力或焦慮。 〔提供免費、有價值與一致的內容〕 書中反覆強調,做為內容創作者,你必須不斷提供免費、有價值且一致的內容。只有如此 ,才能與你的化身建立真正的連結。 〔不斷動態調整內容〕 在創作的路上,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杜馬斯表示,你可以在創作過程中不斷發展 、變形與改進。如他說的:「一切都在進化中。」 〔聚焦修正內容〕 在創作時,你必然會遇到許多「建議」。然而,這些五花八門的聲音可能會讓你感到不知 所措。杜馬斯認為,除非這些人是你的目標受眾,否則請徹底忽略這些建議。同時,也不 要因單一意見而調整內容;應廣泛收集化身的反饋,再做出符合大多數需求的修正。 【後記:「姆斯的閱讀空間」檢視】 之所以會想讀這本書,當然與我經營「姆斯的閱讀空間」有關,希望能藉此提升自己的自 媒體經營。就我目前而言,提供免費、有價值且一致的內容應該大致上算有達標(?); 但確實還有許多地方可以改進。以下是我的一些反思: 〔利基太廣?〕 由於我的閱讀很雜食,分享的內容也就非常廣泛,而這似乎不太符合書中所提的「最小利 基原則」。但後來想想,或許「廣泛涉獵」也可以算是一種小眾?我希望吸引的化身是那 些和我一樣喜歡探索各種領域的人,因此目前還是會保持這樣的雜食分享模式(笑)。 〔找導師?智囊團?〕 書中提到的導師制與智囊團我覺得很有意思。以我這樣的雜食閱讀者來說,目前想到的典 範應該是李惠貞吧。不過,她的水準顯然不是我一年後能達到的。可能要再想看看有沒有 其他人可以指導我。 至於智囊團則感覺相對容易實現。目前打算找些寫友或書友來組組看。如果看到這邊,覺 得有興趣一起試試這模式的話,歡迎留言或到社群私訊我哦。 〔設定反思時間?〕 這本書讓我再次反思,是否過於重視行動而忽略了反思的重要性。如同書中說的:「以每 小時一萬英里的速度行駛在錯誤的方向上,只會讓你在錯誤的路行駛更遠而已。」希望今 後能按照書中建議,每個月抽出一段時間進行反思囉! 總之,這本書真的是內容創作的大百科。杜馬斯幾乎可說是手把手、一條龍地教你怎麼怎 麼透過內容創作變現,進而實現財富自由。雖然他的成功或許多少有些倖存者偏差,但整 本書對內容創作者來說還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說它是內容創作的「聖經」我覺得都不為 過。強力推薦給每個還在創作路上的大家! --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xjamesrea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axjamesread/ Podcast: https://apple.co/3THZYM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40.146.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49296119.A.F86.html
Destiny6: 感謝分享 06/08 01:35
iiyenyuii: 謝謝 06/10 10:55
htx9: 謝謝分享 06/11 22:09